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生活藝文》精彩內容

創立一個又一個協會 動保先行者 葉明理 大半輩子都在為動物請命


分類 / 生活藝文
作者 / 林忠成
期數 / 第370期

    創立一個又一個協會 動保先行者 葉明理 大半輩子都在為動物請命


 

「人的問題都解決不完了,哪還有力氣去救動物?」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理教授葉明理,聽過無數次這樣的質問,沒有養寵物的她,將愛分給動物,不用聲嘶力竭的抗議方式,而是不卑不亢地致力於提升人與動物的關係。

 

圖片提供/葉明理

9月初,在台北世貿舉辦的長照展中,有個特別的攤位,擺的不是輔具、保健品,而是穿著制服的狗狗(還有貓),在具有助人專業背景的動輔師引導下,與動輔員(飼主)配合無間,為報名「沉浸式體驗」的長輩示範動物輔助療法如何運用在長照領域。

 

這是2012年1月成立的「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治療犬協會」)的服務內容之一,以動輔師、動輔員與狗組成的「動輔金三角」,足跡遍佈台灣本島與外島,從學校、安養中心、安寧病房到監獄,服務對象從幼兒到老年、健康到臨終,創辦協會的葉明理引名譽理事長陳美麗的話笑說:「就只差產房沒進去了。」

 

「治療犬協會」去年成立10週年的同時,葉明理在北護校園推動的「北護校犬計畫」也屆滿20週年,正職是大學教師、自大學時代就參與動保運動的葉明理,從追隨者成為領導者。

 

不愛芭比只愛動物布偶

「我出生在嬰兒潮世代的尾端,」葉明理表示,那是個家家戶戶動輒生養5、6個孩子的年代,當年的貓狗比較像是家裡的附屬品,吃的是剩飯,老死之後,有空地的,就挖個洞埋起來,「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不是俗語,而是一般人處理離世動物的SOP。

 

身為公教家庭的獨生女,葉明理有個物質不缺乏卻孤單的童年。最近電影《芭比》在全球掀起熱潮,但娃娃對葉明理卻是個惡夢,她永遠忘不了幼年看到第一個閃動著大眼睛的娃娃時,嚇得嚎啕大哭,害怕娃娃的她卻獨鐘各類動物。

 

從小就是個鑰匙兒童,放學後獨自回家,只能和一群動物布偶度過漫長的午後,渴望能夠養一隻動物作伴的心願卻遭父母齊聲反對:「養你就夠累了,哪還有工夫再照顧一隻?」

 

也許是被自己名字制約,葉明理從小就相信,父母給她這個名字一定是期望她能當個明理的人。循著上一代的期望長大,學得一技之長,畢業後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於是,她選擇就讀護理系。

 

快樂天堂裡沒有流浪狗棲身地

考上台大護理系後,葉明理才發現自己熱愛的動物在生理學、病理學課堂實驗中扮演的角色,是用後即棄的教具;而在醫護領域中,動物還扮演了另一個不受歡迎的角色——病媒,所有人畜共通的疾病,如口蹄疫、狂犬病,只要發現病例,首先遭殃的就是動物。

 

想為動物再多做點什麼的她,翻起中華電信的黃頁,看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徵動物解說員志工,毫不猶豫就去應徵。當年動物園還在圓山,志工除了可以與各種動物近距離接觸,還有個秘密通道連往兒童樂園免費暢玩,「這算是志工的福利。」

 

不過,葉明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1986年圓山動物園要搬家到木柵前的一連串相關活動。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滾石唱片群星錄製了《快樂天堂》專輯,邀請了17位志工合唱〈阿旺的家〉,「Youtube上還能聽到我的聲音在這首歌裡。」

 

動物園裡的動物得到民眾的喜愛,街上的流浪狗卻是人人喊打,有時看到捕狗隊拿著鐵絲圈狗,鐵絲一套到脖頸,死拉活扯地直接丟上車,伴隨著淒厲狗叫聲的還有其他還沒被捕獲犬隻的驚惶眼神,「動物園裡的快樂天堂,卻沒有流浪狗的棲身之地。」

 

救援無法解決流浪動物問題

畢業後進入醫療院所工作,葉明理仍心繫動物議題。1987年,她在《民生報》看到一小幅廣告寫著:「我們要救流浪狗」,打了電話詢問,是第二屆中國小姐汪麗玲要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動物救援團體。

 

當時還沒解嚴,無法成立民間團體,汪麗玲想辦法讓「流浪動物之家」成為1960年成立的「保護動物協會」的子單位,台灣第一個動物救援團體「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之家」,就在汪麗玲、葉明理、杜白、葉力森、李宏韡等10人的倡議中成立。

 

剛畢業的葉明理,在醫院輪班工作,下班一回家就霸著電話聯絡志工、廣告贊助、處理會訊編輯等事務。當時動保志工的概念仍在萌芽階段,媽媽看她回到家還要辛苦兼職,得知沒有領薪水,不解地問:「又沒錢做這幹嘛?」

 

當時流浪狗由清潔隊負責捕捉,捉到就送進動物衛生檢疫所,犬隻死亡直接丟到隔壁的火化爐,屍體焚化後的氣味終年不散,被抓進來的狗就這樣與死亡為鄰。葉明理曾問工作人員,能否改善狗狗的環境,得到的回答是:「我們的業務不包括收容。」

 

流浪動物之家沒幾個月就收容了300多隻狗,職場與狗場兩頭跑,葉明理身體不堪負荷,只得暫時休息,離開時動物之家已經收容超過1000隻狗,那是她第一次體會到救援只是處理表面問題,如果沒有從根源解決,流浪狗的問題只會日益擴大。

 

1992年,台灣興起以無餌釣鉤投入池中,將魚戳得遍體鱗傷,名為「挫魚」的殘忍遊戲,各地挫魚場林立,釋昭慧法師不忍動物遭此待遇,發起「反挫魚運動」,獲得各界支持,政府單位也開始取締挫魚業。葉明理在這時,也將關心觸角延伸到野生與經濟動物。

 

接著,釋昭慧法師成立「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葉明理也是發起人之一。隨後,到美國東岸就讀護理行政學博士班的她,成為該協會的「駐美代表」,擔任美台動物保育交流的聯絡人,向國外知名的動保人士請益,關心動物、著有影響全球動保發展的《動物解放》一書的澳洲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就對她日後推廣動保帶來深刻的影響。

 

從狗醫生到治療犬,提升人犬關係

人類丟狗的原因百百種,流浪狗怎麼救都救不完,不如換個方向思考,教飼主學會人犬和諧共處、讓社會理解狗對人的幫助,才能減少棄犬的數量。1998年,葉明理遇到想將狗狗帶入醫療體系的陳秀宜,討論起如何將「狗醫生」概念落實,他們與台灣第一位提倡正向訓練的獸醫師戴更基,在1999年共同成立了由陳秀宜擔任理事長的「台灣狗醫生」協會。

 

「狗醫生協會」開課教導如何改善人與動物間的關係,也讓狗狗透過服務,改變人們對流浪狗的負面印象,經由媒體報導,讓大眾認知到除了導盲犬、警犬等工作犬之外,狗還可以幫助療癒人。只是,由飼主自己帶著狗去服務,不可控因素太多,常看到飼主在狗狗與被服務對象間「疲於奔命」,影響服務品質。

 

葉明理重新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讓飼主、狗狗以及被服務對象都能在服務過程中得到愉快的體驗,於是催生了主打動輔金三角的「治療犬協會」。「我們強調專業,治療犬每年都需要再次通過認證資格,才能繼續下一年的服務,動輔師除了設計教案,也會做成果報告,用數據讓被服務單位看到服務前後的差異。」

 

服務現場,常會遇到身心障礙的被服務對象,一開始時彷彿如坐針氈,這時,動輔師會去察覺對方的情緒,讓狗狗慢慢靠近他們,引導他們也去察覺狗狗的情緒,觀察狗狗發出的訊號所代表的意義,在與狗狗相處的過程中,他們逐漸進入一種心流狀態,這段時間的陪伴,日後想起來,可以成為支持的力量。

 

也曾遇過在服務長輩時,「我不敢,不要叫我摸狗啦!」動輔師不會強迫他們做不想做的動作,而是引導願意配合的長輩繼續進行活動,隨著時間過去,葉明理發現,剛剛那幾位說自己怕狗的長輩,已經開心地跟狗狗玩在一起了。「在服務中加入動物的角色,可以提升被服務對象做出改變的意願,是動物輔助治療的重要功能。」

 

成立全台第一個由上而下運作的校犬隊

閒不下來的葉明理,在教學研究工作之外,「狗醫生協會」還百廢待舉,她的目光又轉向校內的流浪狗。2000年前後,台北市的流浪狗數量仍多,北護鄰近市場,封閉式的校園就成了流浪狗據地為王的溫床,犬隻成群結隊,不是打群架,就是追著師生跑。

 

學校的處理方式只有通知捕犬隊來,附近居民聽到犬隻被捕捉時的悽慘叫聲,就來學校投訴:「護理學校怎麼這麼沒愛心?」讓學校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葉明理提出解決方案,收養流浪狗成為校犬,利用狗的領域性驅趕外犬,就能解決校園流浪狗的問題。

 

儘管有反對聲浪,她仍堅持辦理校園友善動物活動,到各個處室逐一遊說,2002年10月總算獲得校長支持,校務會議通過由學校提撥經費,收編了兩隻流浪犬,由校犬志工輪流餵養照顧,校園流浪犬在1年內消聲匿跡。

 

20年來已經養到第3代,北護校犬成為幾代北護師生的共同回憶,推動了課堂外的生命教育,不少校友反映,因為照顧校犬認識了另一種生命,讓他們在日後的護理或助人工作上,有了更多的同理關懷。

 

不養寵物也可以關心動物

2019年,葉明理受NeedsRadio邀請,主持廣播節目「派特的幸福札記」,繼續推廣動物保育觀念,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都成為她討論的對象。「動物議題是冷門的,因為它不愉快,」葉明理坦言,社會大眾談到動保,對象往往只有貓狗,其實餐桌上的雞鴨魚肉都可以是動保議題。「你可以不用吃素,把餐盤裡的肉吃光,就是對這隻為你犧牲的動物最大的尊重了。」

 

「你看,談動保真的不會愉快,」葉明理笑說,光是講美食都會聯想到動物被宰殺的畫面,難怪孟子會說:「君子遠庖廚。」然而,避談不會讓問題消失,「面對並處理,才能讓問題有解決的可能。」

 

葉明理在2016年台大畢業30年重聚會上認識了「台大追夢舞團」,每週固定練習至今,另外還加入飛天舞集,每年跟著舞團舉辦公演,「動保讓我認識外在世界,而舞蹈讓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卸任「治療犬協會」理事長多年,北護的教職也屆臨退休,走過37年的動保人生路,共同催生了幾個重要的協會,葉明理相信與其理直氣壯,不如溫柔堅定,時間會讓你看到成果。「就像當年反對我養狗、不懂我每天在忙什麼的媽媽,」她笑說,這位有潔癖的老太太,10年前去領養了一隻貓,成了資深的貓奴。

 

葉明理小檔案

出生:1963年

家庭:單身,育有一子

學歷:美國George Mason University護理行政哲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經歷: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之家   創始會員

      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創始會員、現為諮詢顧問

      台灣狗醫生協會創始會員、前常務理監事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校犬志工隊指導老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

直銷世紀LINE@

申請粉絲平台


點擊或掃描QRcode即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