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生活藝文 作者 / 戴學文 期數 / 第388期
川普停鑄1分硬幣,台灣計畫改版鈔票 貨幣變革的真相與代價
你有想過,手上的零錢和鈔票,哪天可能說改就改、說沒就沒嗎?政府停鑄硬幣或改版鈔票,究竟是精打細算後的決策,還是一時興起的決定?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錢包裡的錢能不能說變就變。
圖片提供/戴學文
改朝換代後,為了宣示不同以往的政治或經濟理念,展現開創新局的決心,改變幣制,經常被新政府當作一種起手式。舉例來說,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之後,在2000年7月發行全系列新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政治人物肖像、官方建築物不再出現於500元、1000元、2000元3種大鈔中,象徵台灣自此揮別威嚴體制。
取而代之的是,正面分別以體育(少棒隊)、教育(上課學童)、科技經貿(衛星天線、世貿中心及大樓)為主題,與背面的台灣保育類與特有種動植物(梅花鹿、櫻花鉤吻鮭、帝雉與塔塔加薊)及名山勝境(大霸尖山、南湖大山、玉山)等圖案;其中,上課學童因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千元鈔至今仍常被戲稱為「四個小朋友」。
(圖1)西元2000年後印製,被戲稱為「小朋友」的1000元鈔票。(圖片來源:中央銀行官網)
剛出爐的事例是,今(2025)年1月20日,川普接替拜登成為美國總統,1個月時間不到,即下令停鑄1分硬幣。還有,賴清德總統於去年底公開透露,為了慶祝中華隊在十二強棒賽奪冠,計畫改版500元鈔票。無獨有偶,兩位總統看來都是搶了鑄幣主管機關的麥克風強勢表態,作法不大尋常,也十分耐人尋味。
當鑄造成本大於面值
在「美國優先」、「再次讓美國偉大」等響亮口號下,川普2.0上場,短短幾天內,只見新政府團隊在關稅、移民、領土、貿易、科技、政治、外交等議題陸續槓上無數國家,連盟邦也無差別受到攻擊。在內政上,裁撤政府機關、精簡人力、削減預算等作法,引來各界不小反彈;但停鑄1分硬幣(Cent,俗稱Penny)的決定,是川普新政中罕見的異數,不僅未遭到太多反對,還意外贏得掌聲。
(圖2)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停鑄的1分硬幣。
美國1分硬幣,從1909年開始大量流通,多年來隨著物價上漲,已逐漸喪失購買力;另外,也因鑄造工本攀高到超過了面值,鑄造愈多,虧損愈大。不符經濟效益的,還有5分鎳幣。根據美國財政部報告,到2024年,每枚1分硬幣的成本接近面額的4倍,來到3.7分,5分硬幣的成本則約面額的3倍,每枚1角4分,美國政府為了這兩種硬幣每年必須損失數億美元。
現代國家的通行貨幣,都是一種「名目貨幣」(Nominal Currency),無論是硬幣或紙鈔形式,材料成本均應低於面值。以1元硬幣來說,造幣廠使用價值不到1元的材料製造出1塊錢,無形中產生的溢價,就是國家的「鑄幣稅」(Seigniorage)。然而,當鑄幣成本高於面額,鑄幣稅就成為負數,亦即鑄幣愈多,政府虧損愈大。
這種補貼鑄幣的現象,主要會發生在通膨時期使用金屬材質的硬幣上,各國大都出現過,台灣也不例外。我國現行的1元硬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從2007年起,鑄造成本就已超過面值,虧損並隨著時間逐漸擴大,到了2023年,每枚1元硬幣的成本已高達1.54元。(註1)
川普拍板解決1分硬幣的問題
最常見的解決方法是,縮減硬幣尺寸或改變材質,設法降低鑄幣成本。這同時也可避免民眾爭相隱匿收藏、熔毀圖利,造成供應短缺,屆時政府又得鑄造更多硬幣、形成更多損失的惡性循環。否則,就只剩下停鑄一途。
1分錢問題,在美國之所以長期懸而未決,原因多端。例如,部分保守派人士視1分錢的存在為美國生活方式的一部份,堅持應不計代價、繼續流通;科技界則認為無需緊張,等到貨幣數位化之後,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只是天曉得這個夢想何時能成真,整體來說,歷屆美國政府因循苟且、忽視問題,才是癥結所在。
在美國,政府鑄幣歸財政部管轄,財政部長則由總統任命,在政治責任與選舉文化的考量下,歷任財長無人願意自找麻煩,扛起責任。停鑄1分硬幣,固可節省財政預算,但也會造成通膨壓力,短期內帶來不便。畢竟以1分錢為計價單位已經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傳統,現在賣場標價普遍使用這個零頭,如US$3.99、US$3.49等,製造售價便宜的感覺,沒有了1分錢,恐將促漲物價、激起民怨。
川普下令停鑄1分硬幣,或許是其商人本色使然,也可能是做決定的時機已告成熟。相對於居高不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民眾忍受許久的高物價,1分錢的存在感變得更微不足道。時空背景的轉變,似乎讓問題輕易地回歸鑄幣應有的成本考量上,未引來太多反對聲浪,也讓川普總統又在功勞簿為自己記上一筆。
十二強奪冠改版鈔票的思辨
同樣是針對流通貨幣,為了慶祝中華隊在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奪冠,賴清德總統親自宣布將發行新版500元紙鈔取代舊版。消息一出,大批球迷感到振奮,但同時也招來各種質疑。(註2)
(圖3)2024年11月26日,賴清德總統接見十二強棒球賽台灣隊合影。(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不同意見大致可歸納為3方面:
(圖4)現行500元鈔票上已有少棒球員的圖像。
按筆者之見,無論是贊成或反對的一方,似乎都未說到一個重點:流通鈔票的設計概念,著重於彰顯國家精神,人物,建築、景致,目的均在於反映出自己國家引以為傲、可長可久、歷久彌新的象徵、價值與特色,因此,各國無不謹慎行事,不會隨意更動。
發行紀念幣,雖是一個辦法,但還是牽涉到公平性、流通性與成本等考量。為了避免陷入爭議,有許多國家會選擇在海外,尤其是委由造幣廠,以加勒比海、大洋洲島國的名義發行紀念幣,如2011年斯洛維尼亞選擇在庫克群島,為其冬奧滑雪金牌選手Tina Maze發行紀念幣。慶賀的意思到了,卻不會擾亂本國貨幣發行秩序。
(圖5)歐洲斯洛維尼亞於2011年以庫克群島名義,為其冬奧滑雪金牌選手Tina Maze發行的紀念幣。
再回到改版鈔票的議論上,儘管很多人認為,棒球本來就存在於台灣流通鈔的設計之中,這次十二強奪冠進行翻新,只是剛好而已,但我們仍需廣泛討論與審慎思考這個問題。
鈔票改版有其獨立性與專業性
放眼各國,以美日為例,鈔票都不輕易改版,若有改版,目的會在增加防偽設計上,若要換角,通常也會避免在時人時事上湊熱鬧,因為這類題材需要時間蓋棺論定。最近雖然有美國眾議員提案以川普頭像發行250美元面額鈔票,但成功機會恐怕不大,而且有朝一日恐淪為笑談。(註3)
最近一次美鈔改版,是為了對付號稱「超級美鈔」(Supernotes或Superdollars)的偽鈔。1980年代後期,假美鈔就不時出現,但因製作不精,無法構成太大威脅。但2000年後,疑似從北韓、中國、伊朗與俄羅斯流入市面的假鈔,以假亂真的技術,已到了連機器都難以辨識的地步,迫使百元美鈔於2013年10月8日進行改版,其目的就是強化防偽功能。
(圖6)以假亂真的假美鈔。防止偽造,是美國改版美鈔的原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的做法,更值得台灣借鑑。日圓鈔票有每20年改版一次的慣例,目的也是為了增添最先進的防偽設計。除此之外,變更鈔票上的設計如圖案、肖像等,也必須等到這個時機,以確保任何改版倡議,都是經過長期思考、討論,形成普遍共識才付諸實施。所以,鈔票改版在日本,是一個超然於政治之外的議題,其獨立與專業的性格必須被尊重。(註6)
(圖7)經過20年的籌備,日本改版的鈔票。
日鈔才剛於2024年7月3日改版。1萬日圓、5000日圓和1000日圓3種鈔票,分別選用澀澤榮一、津田梅子與北里柴三郎替換原有的福澤諭吉、樋口一葉、野口英世的肖像,目的是為了推崇此3人分別在近代資本主義、女子教育與公共衛生等領域對日本的卓越貢獻,儘管新世代已對他們感到陌生。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試想,若欠缺對於歷史的回顧與省思,無視對於國家社會長遠貢獻與影響,只討好或遷就現在的多數民眾,或以知名度、點閱率、網路聲量高低為根據,鈔票上的人物說什麼也輪不到這3人,取而代之的,或許是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佐佐木朗希吧?
鈔票改版學問不少,細節更多,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註1) 壹元硬幣價值不只1.5元 鑄幣「越造越虧」會停止發行嗎?圖解 | 公視新聞網 PNN 2025.3.17
(註2)陳宛晶、周佑政,重磅快評十二強奪冠要花六億改鈔票 浪費公帑又侵犯央行職權2025-01-01聯合報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