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生活藝文 作者 / 戴學文 期數 / 第367期
不要中了槍才來喊冤 從詐騙案學習風險管理
「風險意識」是直銷業較少提及的課題,詐騙高手利用人性弱點,以輕鬆賺、賺很大為餌,三兩下就收編一群肥羊,謹以本文提醒讀者,不論是選擇投資標的,或者選擇經營事業,都要有風險意識,詐騙手法原來如此,發現鑽石,需要運氣,更需要眼光。
圖片提供/戴學文
「財務智商」一詞,最早是由《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提出,用來代表投資理財應該具備的認知能力。筆者將書中提到的能力加以歸納成4個面向:清楚「用錢賺錢的道理」、能夠「看懂財務報表」、理解「市場供需法則」、以及具備「相關法律知識」。
後來,對於「財務智商」這個概念,專家各有解讀。美國金融研究分析的權威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特別設計了一份線上問卷,用問答方式讓大眾了解什麼是財務智商,同時也評估自己得分高低。(讀者有興趣也可一試:https://forms.gle/CcejTtqcgG8BEpFs7)
問卷包含與「通貨膨脹」、「複利計算」、「分散風險」等有關的一系列問題,可以看出,標準普爾強調「風險意識」的重要性,反對當今理財網紅經常掛在嘴邊「all in 005x,追求財富」之類的說法,因此,將一個觀念置入問題之中:「風險無法完全避免,最好的對策,就是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標準普爾的觀點,獲得廣泛認同。
風險意識無關智商,而是智慧
風險除了源自於營運表現、經濟環境等不確定因素之外,詐騙猖獗也是主因。但詐騙的風險,並不像通膨、利率、盈虧等問題,可以用數字衡量或呈現,所以經常被輕忽。風險意識所代表的,並不是一種智商問題,而是智慧。會遭到詐騙,往往是人性弱點使然,如貪心、好逸惡勞、受名人及同儕效應所左右……等。從書本我們不一定能得到什麼感悟,但詐騙案肯定會提供許多寶貴經驗。
伊莉莎白‧荷姆斯(Elizabeth Holmes)的詐騙案,在今年5月底已隨她的入獄服刑而告一段落,但其詐騙手法將會成為經典而永留人們記憶中。伊莉莎白‧荷姆斯是以人設與行事風格,將蘋果已故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某些特質巧妙地折射在自己的形象上,成功擄獲媒體目光,吸引無數粉絲追蹤。她的故事成為繼蘋果之後另一個矽谷創業傳奇,也博得「女版賈伯斯」的稱號。
光環加持下,她很快就打進上層社交圈,與政商名流水乳交融,製造出的「名人效應」,讓外界失去戒心。她的血液檢測機公司Theranos,也因此受到追捧,開始募資不久,就輕易募得9億美元,儘管所號稱的「一滴血驗百病」,根本沒通過科學驗證、產品八字都還沒一撇,Theranos仍被誇稱是一家「獨角獸公司」。
當2015年底,騙局被華爾街日報記者拆穿時,大感錯愕的,除了公司股東,還有那群曾經湊前蹭熱度的政商名流,其中包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她任用伊莉莎白‧荷姆斯為輔選募款大將,還有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媒體大亨梅鐸,前國務卿季辛吉等人,他們都曾為Theranos大力站台,甚至砸錢入股,季辛吉更出任公司董事。相關人等都淪為笑柄,置身一場公關災難。
其實,「當局者迷」,問題不應全推給名人。2013年美國電影《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有個更好的詮釋。影片剛開始,一個魔術師就再三提醒觀眾:“The closer you look, the less you see.”意思是:「只注意擺在眼前的事物,你會錯過真相。」這句台詞還可以這麼解讀:「受蒙蔽的人,可能不是你自己,而是你所聽信的,你的至親好友。」很可惜,這齣電影上映之時,投資人正爭著入股Theranos,沒空理會這個諍言。
龐氏騙局 春風吹又生
台灣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兩大詐騙案件——im.B的網路借貸平台與澳豐金融的外匯交易基金,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兩案被歸類為一種「龐氏騙局」,網路借貸媒合、外匯投資只是「詐騙梗」,騙徒將收到資金的一部分當作獲利分給投資人,當後來的投資動能無法持續擴大,騙局就會被拆穿。
im.B案,是一個利用名人效應的典型。嫌犯交遊廣闊,出手闊綽,關係遍及政、商、法界高層,雖然不清楚其間有無不法勾結,但這已成為取信於人的手法。結果,有4000多人受害,詐騙金額超過台幣25億元。
澳豐,則是以操作外匯交易為名的境外基金,在台透過兆富財富管理顧問公司,在未經金管會核可的情形下違法募資,時間長達16年,投資人累計1.3萬人,金額破千億。已揭露的投資人名單中出現李登輝家族、駐世貿組織代表羅昌發夫婦與13家上市櫃公司。
令人詫異的是,一家在台非法募集的基金,上萬投資人竟不顧一旦出事在台將無法尋求保護,上市櫃公司更會因違反公司治理規範而被重罰的危險,一堆人不惜代價,前仆後繼,詐騙集團究竟有何本領?有何人脈、靠山?都是值得繼續注意的問題。
「甜蜜糖衣,誘之以利」,是很多人對詐騙案的刻板印象,但這兩案的做法顯然細膩得多。據報載,兩案分別對外保證年投報率9~12%與8~10%,坦白說,這種數字對於高風險高報酬的行業而言,充其量只是合格,甜度並不算高。詐騙集團又加上「保證」,以「穩定獲利」做為訴求,對於生性保守的投資人而言,這才具有誘惑力,不過也正由於這個動作而露出馬腳。
法律規範跟不上科技腳步
事實上,經營有風險,企業不可能保證獲利,尤其是固定獲利,龐氏騙局則又另當別論。在這兩案的背後,我們依稀又找到美國馬多夫(Bernard Lawrence Madoff)的身影。當年,馬多夫就是以自身的專業資歷與形象,包括前那斯達克(NASDAQ)主席及投資公司老闆等身分,開出符合業界行情的10%投報率,這種不起人疑心、細水長流的策略,讓馬多夫在長達18年間從華爾街一共騙得創紀錄的650億美元,直至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才東窗事發(參閱:2022年10月號,「老套路、新題材 不斷變種的龐氏騙局」一文)
不過,仔細檢視im.B與澳豐兩案,可發現隱藏其中的風險不只龐氏騙局一種!網路借貸媒合與買賣外匯套利,都是在後來才被識破為詐騙梗,即便不被詐騙集團所利用,兩種業務的風險係數本來就非常高,除了投機性所帶來的大賺大賠,投資人也可能會面臨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
im.B以網路平台媒合的票貼、不動產二胎抵押借貸,扮演的是借貸兩方的中間人,媒合成功後,債權及其風險會一併移轉借方。這種網路媒合借貸,因借方可獲得的利息優於銀行定存,四處碰壁的貸方可不受高利貸剝削、以較低成本借到錢,所以獲得發展空間。
不過,其中畢竟有許多是從高利貸搶來的生意,必須面對不良債權的問題。借方若不曾操持過高利貸放款,就必須考慮是否具備處理不良債權的能力、可能產生的成本、最後成為呆帳的比例等相關問題,以及9~12%的投報率是否划算?也仍需仔細盤算。
另一方面,網路借貸平台是一種社會普遍陌生的金融科技。im.B案應歸誰管?金管會、數位發展部、經濟部至今還喬不定。網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先天上已存在著一種無法管理的風險,我們不妨稱之為「法律規範跟不上科技腳步」的風險,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挑戰。這種挑戰,也來自於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與NFT、以及元宇宙、AI所衍生的爭議:「交由業者自律?」、「政府管不管?」、「誰才是主管機關?」、「現有法律框架合用否?」問題未解,政府難以適時救援,投資人必須有心理準備。
股神受騙還屹立不搖的原因
澳豐案,則是一個存在長達16年持續危害社會的違法事態,民代不禁問責金管會,金管會委屈辯稱:「已對於兆富公司非法販賣基金,7次移送調查局偵辦,台北地檢署則已以違反投信投顧法將該公司負責人等提出公訴,今年5月台北地院一審又分別予以判刑、併科罰金」云云。違法16年、7次移送法辦、一審判刑……這個漫長的過程,究係代表公部門的鍥而不捨?或者捉襟見肘?無論如何,被騙走的錢難以追回、騙徒依然在外走跳,兩者都是事實。江湖凶險,至今仍對非法基金心存觀望的投資人,不妨引以為誡。
筆者在2022年10月號,介紹過股神巴菲特誤陷龐氏騙局一事。2018年間,以經營太陽能發電設備業務為名對外吸金的DC Solar公司,遭拆穿實際上是龐氏騙局,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也名列被害者名單中,被騙走了3億多美元。股神受騙?對於許多人而言,或許會感到不可思議。但以投資為業,風險必然如影隨形,遭騙不值意外,也未必有損股神形象。除了DC Solar,多年來巴菲特恐怕還上過其他賊船,但仍能持盈保泰,在神壇上屹立不搖,憑藉的就是懂得穩健經營、分散風險的投資布局。
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必須設法分散
談到風險管理,創投業經驗最豐富。在美國矽谷經營創投公司多年的一位律師朋友,對新創公司獨具慧眼,並擁有一群具有科技、市場、法律專業背景的團隊,在業界赫赫有名,因此,募集基金時常被秒殺,甚至經常出現超額認購的情形,但光鮮亮麗只是外表。他告訴筆者其中的艱辛:「這就像從一堆石頭之中尋找鑽石,需要眼光,也靠運氣!」
「但,運氣不會老是眷顧你!因為,新創公司,每一家都是求財若渴,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包括美化願景、優化數字、隱藏缺失,無不希望能蒙混過關,誰是騙徒?誰是創業者?有時很難辨識。雖知如此,很多假象就算專家也未必能及時戳破,判斷失準在所難免。這就是這個行業,被稱為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的原因。」
既然,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就必須直面它,並設法分散它。「做好各種盡職調查(參閱:2022年,11月號,「Too Good To Be True 對付完美陷阱 再仔細都不為過」一文),再加上專業經驗,每5個投資之中總有1個會開花結果的。」專家心態,推薦給大家。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2024直銷菁英共學營 新行銷魔法師 Al在直銷領域的行銷運用與發展
【直銷菁英會客室】 業績起來了公司突然收攤! 經營5年了還有人不相信! 他們如何臨危不亂逆轉勝? 全球威粒 劉濬豪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