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名師開講 作者 / 孫昭業 期數 / 第344期
沒關係,是悲傷啊 在疫情中學習面對失落
任何有形或無形的失落,都會造成心理上不同程度的衝擊,引發悲傷反應。悲傷需要的不是被治癒,而是被接納、被看見。
2021年的夏天格外不同。
往年這個時候,全國各地風景名勝湧現人潮,也是國人出國旅遊的旺季。去年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們經歷了搶購防疫物資的恐慌,以及縮限部份群聚活動、啟動各項防疫措施,但除了出入境不便之外,台灣仍然能夠保持生活如常。正當我們習慣了每日確診人數「加零」、對每天下午的CDC記者會無感時,今年5月突然爆發社區感染,台灣進入三級警戒。致命的病毒距離我們更近了,死亡與失落也是。
我們都在經歷失落
今年從4月初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到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許多人經歷親友驟逝的失落和哀痛。「失落」(loss)指失去我們所重視或珍愛的人事物,至親死亡是重大的失落,失業、離婚、失戀、生病(失去健康)、寵物死亡、遺失財物等也是失落。
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失落,都會造成心理上不同程度的衝擊,引發「悲傷」(grief)反應。悲傷是失落發生後自然且正常的反應。不過,悲傷反應往往不只有悲傷而己,譬如親人染疫去世,家屬可能會責怪自己疏忽,或者因為來不及道別而感到遺憾、後悔,也可能會害怕受到傳染。
其實,在三級警戒之下,我們都在經歷失落——失去原本的生活秩序、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失去辛苦打造的事業、失去與親友相聚的機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流、失去旅行的自由、失去原本的生涯規畫、失去預定達的業績目標、失去期待已久的畢業旅行、失去生存的安全感、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
這些失落同樣令我們悲傷,但通常很隱微、不好言明、不容易說清楚,甚至是以變相的方式展現。
哀悼是走過悲傷的重要歷程
我們從小到大都是被教導如何「獲得」,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怎面對「失去」。關於失落和悲傷,我們大多數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摸索。我想,這一次攪亂全世界的疫情,給了我們共同學習經歷失落和悲傷的機會。
當失落和悲傷發生時,最先需要的是哀悼。哀悼是走過悲傷的重要歷程,充分地緬懷有關失落對象的記憶與表達失落的情緒,才能夠順利地接受失落的事實,進而發現失落的意義,適應失落後的人生。
傳統的喪儀過程,即具有哀悼的意義和功能。然而,疫情讓死亡的哀悼變得困難;因為防疫的關係,家屬無法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程,甚至見不到最後一面,更沒有機會好好道別。疫情期間,喪儀也必須取消或簡化,那些思念及痛苦的情緒必須找到其他出口、表達出來,喪親者的悲傷才有可能轉化。
給悲傷一個舒展的空間
在疫情期間沒有失去親人的你,如果經常感到心情沉重,胸口充塞一團複雜的情緒,抑或是變得容易激動,時而覺得憤怒失望,時而感到悲傷無助,既害怕感染病毒,又憂慮接下來日子我要怎麼過,很可能是因為你正在釋放失去原本擁有的工作、收入、事業、人際關係、自由等等的悲傷。
沒關係,這些情緒、這樣的你,很正常。請允許自己悲傷,與那些難受的情緒共處,將它們辨識出來。然後,當內心出現批判自己的聲音時,可以試著同理自己:「你有這樣的感受/想法很自然啊,面對疫情的衝擊,真的很不容易。」
你可以給這些悲傷感受一個舒展開來的「空間」,像是書寫、繪畫、音樂等各種創作方式,不用在意技巧是否精熟,也不一定要給別人欣賞。這是你個人的哀悼過程。如果你有懂得傾聽、值得信賴的友人,即使疫情期間不能有實體的接觸,也可以用視訊、電話分享你的悲傷,與外界產生連結,減少孤獨感。
悲傷需要的不是被治癒,而是被接納、被看見。允許自己徹底地感受、充分地哀悼之後,我們才會了解已經失去的多麼可貴,更珍惜今後所擁有的,進而產生面對未來的勇氣,以及適應新生活的力量。
如何好好說再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解密陌生人——PODA 老虎、海豚、企鵝、蜜蜂、八爪魚,請對號入座
解密陌生人—五行八字與風水 打開命盤,打開通往客戶心房的捷徑
解密陌生人—生命靈數、塔羅 生日藏著人生密碼,牌卡建議思考方向
解密陌生人——12星座 從太陽、上升、到月亮,星座話題永遠好聊
被問到啞口,如何正確應對、贏得信任? 誰來作客:萊威 吳宸瑄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