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中國直銷 作者 / 陳可任 期數 / 第335期
寬深結合的硬道理 經營加減法
市場是疲軟的,市場也是充滿前景的,要贏得市場,很重要的是「心態」。企業也好,市場經營者也好,掌握好加減法,才有贏的機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管環境有多艱難,市場上還是一樣充滿著機遇與陷阱。受今年大氣候的影響,無論是企業還是市場經營者,都在絞盡腦汁爭取能活下來,爭取能套到更多的利益。
市場是疲軟的,市場也是充滿前景的,要贏得市場,很重要的是「心態」。市場中流行著一種現象:寧願砸鍋賣鐵湊6萬元去做資金盤、暴利盤,也不願花600元去做產品盤。這是目前市場心態的典型體現。
市場上還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有些人整天找項目,找來找去不適合,光知道瘋狂的進群、加人,有用嗎?有些人找項目看表面,不仔細瞭解考察,本來一些項目是有潛力的,卻白白錯過,猴子掰玉米,啥都幹不成;有些人每天啥都想做,問題問不完,羡慕別人的同時,自己猶豫觀望等待,結果什麼都幹不成;更有一些人整天想著暴利盤、資金盤,狠狠擼一把,回報恨不得1000%,結果坑了一次又一次,年年被坑名單裡有你;有些人找專案認真瞭解、仔細考察,不為眼前資料所迷惑,真正好的專案是細水長流、穩定長久的管道事業。
「擦亮雙眼看世界」,以上都是表現市場現狀的一種折射。筆者的淺見:企業也好,市場經營者也好,在現實中要用好加減法。
貿然的加法是業績的減法
談到加減法,先從企業說起吧。筆者比較熟悉的一家公司,其經營的核心產品在市場上蠻有競爭力的,在2017~18年階段,同質性的產品基本上沒有,市場業績從幾千萬拉升到2億多,這個時候,企業增大了產品線的投入,讓整個產品類項大幅度擴容,其想法與目的是好的,但新增產品與其核心產品系列的關聯度就大大降低,企業的市場經營者在宣導企業與產品時,就出現了矛盾點。
在去年「權健事件」發生後,企業沒有意識到此時正是原有核心產品的發力點,結果導致業績斷崖式滑落,而此時他的競爭對手發力趕超,目前已經遙遙領先這家企業。筆者舉這個案例就是與朋友們分享,貿然的加法實際上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業績的減法。
天津的老牌直銷企業T公司,其產品類項最高峰的時候超過2000多款,在那麼多的產品支撐下,業績並沒有大的提升,反而經營成本增加了好多(產品的庫存就佔用了好大一部分的成本)。公司決策層通過末位淘汰法,將產品品類減到900款左右,結果業績沒有下降反而上升,經營成本也得到有效的控制。
企業在運用加減法的時候,無論是產品、還是經營項目,又或許是營銷手段,首先考慮的應該是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否有衝突,再考慮是否有市場競爭力,而後考慮與當下的政策有否相矛盾的,最後考慮是否有加減過度的情況。企業決策要考慮的事項還有很多很多,切忌拍腦袋的決策。
聚焦經營勝過手上一堆項目
淺談過企業後,就要談到現今的市場經營者。市場上所謂的直銷難民,基本上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手頭上的項目多,到處都能混個臉熟。項目多的來源是由於人情單,初心是為了拓展人脈,經常參加不同的項目說明會,到場了,不買單不好意思,人情單就出來了。人情單動輒幾百元,甚至數千、數萬元,成本大了,就把自己給栽進去。
吃虧多了,套進去了,就掛在嘴上說資金盤害人,金融盤害人,要好好做產品盤。結果產品買了一大堆,沒有一款是堅持長期用的,就說產品沒有效果,一、二年下來,盤點家裡的產品,至少3個以上的品牌,產品也都過期了,這樣能對身體好嗎?產品能體驗出來嗎?沒有一個項目能闖出名堂,沒有一個項目能持續賺到財富。這就是市場上典型的經營加法。反觀,賺到財富的經營者,基本上就是專注在一個項目,用心地經營團隊,建立真正的管道。
筆者淺論:經營者在運用加減法的時候,更多應該考慮到自身的適合度。不是要求經營者從一而終,而是要相對的聚焦,不要傷了自身的人脈。市場經營者實際上是最受不起傷害的人群,錢脈傷了,沒有了發展的支撐點;人脈傷,等於就是把自己逼到絕路。
為何在疫情還在肆虐的階段來談這個話題呢?實際上是有感而發。就在交稿前的一天,國內的三甲企業W公司又要進行今年第二波的人員優化計劃(實際上就是裁員),這就是典型的減法。開源節流,實際上也就加減法的一種體現。
不管是企業還是經營者,請慎用經營加減法,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化繁為簡。以讀者們的睿智,不難得到彼此同頻的觀點,寬深結合才是贏出市場的硬道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2024直銷菁英共學營 新行銷魔法師 Al在直銷領域的行銷運用與發展
【直銷菁英會客室】 業績起來了公司突然收攤! 經營5年了還有人不相信! 他們如何臨危不亂逆轉勝? 全球威粒 劉濬豪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