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d431v 作者 / 簡慧貞 期數 / 第325期
社群好好玩,直銷好好玩
《直銷世紀》全新單元「下午茶」,邀請產業菁英,就直銷相關的熱門話題進行火熱討論,初登場,就跟大家分享網路時代最夯的話題——社群,邀請各家公司的領導人/行政幹部,分享各自經營社群的心法與心得,新世代直銷又如何透過社群發揮最大效益?
整理/簡慧貞˙攝影/陳彥蘋
時間:2019年12月20日
主持人:譚聲傑(傳智集團總經理)、林忠儒(傳智集團專任講師)、常子蘭(直銷世紀雜誌總編輯)
來賓:
誠舍公司 林大為(公關公司行政幹部)
白吃貓公司 黃兆庭(直銷公司行政幹部)
恩錸富公司 郭健愉(直銷公司行政幹部)
雙鶴公司 柳良謙(直銷商)
全美世界 劉嘉真(直銷商)
秀得美國際 潘淑元(直銷商)
安雨公司 陳麗娜(直銷商)
真的只有老人家才用FB嗎?
A:您個人加入/使用哪些社群?
柳良謙:我目前用的是FB跟Line,很多人說年輕人不用FB,但我的想法是,那就想辦法讓他們來用吧。
劉嘉真:我也是以FB為主,分成團隊與個人的部分,Line有建立LINE@帳號,加上個人經營的Youtube以及與FB連動的Instagram,之後也會規劃團隊做Youtube。
潘淑元:我主要是用FB,FB每天一定要貼2、3則貼文,吸引到不少陌生客戶;另外就是Line群組,我經營直銷前做義工,因此義工群組也不能放過,來自湖南的我也同時使用微信,公司小編拋出什麼樣的題材,我們就會立即分享出去,讓觀望的朋友總有一天加入我們。
郭健愉:公司主要使用FB跟Line來跟會員溝通,FB分兩個,一個是對外的粉專,一個是封閉型的社團,Line則有群組跟LINE@,由於公司會員年齡層較高,因此直覺上都習慣用Line。
陳麗娜:我主要用的是FB跟Line,FB可以了解按讚或留言的夥伴有什麼想法,而Line則可以透過即時溝通,與夥伴取得立即直接的交流,目前Line用得比較頻繁。
林大為:我個人覺得Line做訊息溝通平台,有個意見領袖在裡面發言,會比較有效益;FB在台灣市場還是主流,很多時候,各種相對詳盡的訊息會先在FB發布,再導引到其他的社群平台。
黃兆庭:白吃貓本業是做行動支付,專業是做社群開發。我們會將社群分門別類,光是我自己的Line群組就有上百個,而與各個公司的社群更有上千個,因為我們做系統技術,因此會跟客戶資源共享,分享各種有用的資訊。
你是在做媒體,還是做社群?
A:怎麼在社群中做好個人品牌塑造與曝光?
林忠儒:直銷經營者使用上還是以FB跟Line為大宗,關於透過發文/發言,經營個人品牌,以及發布產品訊息,要怎麼在頻率上取得平衡?此外,大家會不會擔心夥伴互相加來加去,因而舉棋不定甚至到處流浪呢?
柳良謙:假設我要掌握幾千幾萬的人,那麼我做的應該是媒體,打出來的是廣告,只要沒有發文,業績就會掉,這應該不是我要做的角色。既然我不是媒體,我就應該回到直銷本質,我的群組分為幾類:第一個群是逗熱鬧的、第二個是傳遞資訊的、第三個是課程、第四個是領導學,第五類就是招商了。
剛剛提到擔不擔心互加?我認為,領導人已經有充分教育,有足夠的自律性,才有可能加進群裡;至於新人,與其一直管,不如放手讓他亂吧。
總結來說,假如我定位自己是媒體,那就要更大量;如果我定位是Leader,就要更精準。
劉嘉真:我們公司的年齡層分佈在25歲到45歲之間,社群媒體貼文的需求還滿高的。我自己思考的是,當貼文拿掉公司、產品之後,還剩下什麼呢?
我認為,貼文首先要有持續性,長期不間斷的貼文,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其次是貼文的獨特性,雖然直銷是複製,但如果每個人貼的都是複製的產品介紹、事業見證,那就失去意義。要創造獨特性,就必須把個人觀點加進去,多寫幾句主觀感受,就能從千篇一律的內容中脫穎而出。最後一個重點就是存在感,從生活觀點到產品事業,一週7天,我每天會排不同的內容,讓社群裡的朋友知道你一直都在。
潘淑元:我們公司在線下舉辦大量的吃喝玩樂活動,將活動照片搭配文字貼到社群,可吸引人們上來了解。
郭健愉:Line主要用訊息傳遞,在領導人群組上可以即時對話;在FB粉專上,我們不放獎勵、表揚等直銷產業常見的活動,反而以經營品牌為主,主要傳遞的是醫學、保健的知識,產品透過體驗行銷、會議來分享,目前在直銷業,Line還是比較適合經營私人群組。
陳麗娜:在社群上,大家都可以自由交流,公司也鼓勵大家在FB、Line裡面做討論與資訊交流。我們在社群中主要分享健康資訊,讓需要健康的朋友可以跟我們聯繫。
林大為:我非常同意良謙的說法,社群要做的是互動,如果沒有互動就是媒體了;社群貼文要有個人觀點,是很重要的。通常,我們在社團會比較深入去跟夥伴溝通;在這個每個人大約都按了1000個粉絲團讚的時代,粉專要講究觸及率。不管哪個平台,重點都在互動,沒有生活化的互動,貼文就等於沒有效益。
如果公司是單一產品,或許可以轉發相關連結,有時候轉發連結的效益甚至比原創發文高,也降低小編生產貼文的困難度。
黃兆庭:前面提到的互加問題,其實真正會留下來的就是跑不掉的,這個問題可以淡然處之。至於發文,首先要思考,這個訊息是要曝光品牌或者推送產品?我們曾推送過一幅上面有品牌LOGO的插畫,上面只有2個字「大雪」,沒想到轉發數就破了10K,這張圖成功打動關心節氣的受眾,讓他們願意主動轉發,甚至下載照片,在Line裡面轉傳,無形中擴大了品牌效益。
常子蘭:如果粉絲團的留言數一直偏低,要怎麼炒熱氣氛呢?
林大為:這表示貼文可能有問題,要去思考是不是該調整內容。假如你的粉絲數、觸及人數高,但貼文的按讚數卻常常只有3個,表示貼文不是粉專或社團成員需要或想要看的,文章也就沒有實際效果。如果你做的是媒體,觸及率高當然沒問題,但社團的互動數低,就要檢討發文的內容了。
常子蘭:FB跟Instagram發文吸引到的族群有哪些差異?
劉嘉真:Instagram上主要就是網紅發文,以一目了然的圖片為主,創造的是話題性,主要觸及年齡大約在30歲上下;FB上,就有很多陌生人會來觀望你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加入,因此,觀點與文字內容就很重要。
柳良謙:我們是以團隊為單位來經營社群,又分成好幾個平台,因此,受眾是以極大化為目標,至於我個人的帳號,幾乎沒發過產品、公司相關的文。我比較難去確定自己的社群吸引到的是哪些族群,目前最年輕的夥伴是16歲,最長的是92歲,可能是孫子介紹阿公,阿公又介紹給朋友,再把孫子帶進來,究竟誰是源頭已不可考。
譚聲傑:我來做個總結,經營社群,定位很重要。你要做的是行銷、直銷還是要做媒體,各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做直銷必須開發與跟進,同時還要領導團隊,初、中、高階的夥伴需求又不各同。社群同時也可以用來凝聚與培訓,觀念性的課程可以在社群中做,技巧/技能性的課程就必須放在實體做。
用多元化、生活化貼文引發高度共鳴
A:平常如何經營這些社群,保持社群的熱度?
潘淑元:我將每天照顧孩子之餘出去遊山玩水的照片貼出來,就能創造很高的聲量,反而貼了公司產品,按讚數就沒那麼高,生活化的發文是保持熱度的良方。
劉嘉真:在Line裡面還是需要一些超級B角色,如果可以自動自發回覆最好,不然就要私下邀請「柱仔腳」。
柳良謙:如何用最少的發文進入大家的塗鴉牆,讓貼文產生最大效益?是我現在最常思考的課題。
議題的轉換,絕對有必要,年輕人不想談養生,年長者對膚淺問題沒興趣,有時候我們會做很膚淺的活動,比如留言說要「蓋100樓」,反而能產生很好的互動效果;也會用具獨特性的影片,比如影片講台灣國語,問大家:「他在說什麼?」鼓勵新人、死人(潛水成員)、老人(固定樁腳),都能踴躍發言。
譚聲傑:FB跟Line在提升熱度的手法上差異不大,比如議題、柱仔腳,我要再提一個觀念:「動員」,動員的人跟一般樁腳是不一樣的,動員來的夥伴,一定是跟你有默契的,無論你發什麼文都會支持。此外,要別人來按你貼文讚,請記得先去按別人讚。
在Line群組裡面的發言,可以直接CUE某個人,避免發了言卻一直沒有回應,如果CUE一個沒回,試著再CUE第二個,讓聊天室不會冷場。
林大為:現在的小編要包辦圖文、影片,還要即時發文,才能維持平台的熱度。社群要有熱度,就要有「連結」,一定要常按別人讚或者Tag別人。而比起發文數量與頻率更重要的,是即時性,發文的前兩句話就要把哏給做出來,吸引受眾點開繼續讀下去。
黃兆庭:這裡提供一個發文的技巧,尤其在發表新品時派得上用場。一般發文介紹新品,往往貼了一篇就沒下文,建議大家,可以做一個連續性、延展式的發文,將一篇貼文拆成10篇,讓粉絲看了第一篇會期待下一篇。
郭健愉:我們在發文時,會從創造需求(恐嚇式行銷)以及解決問題兩大面向去處理,有需要的夥伴就會把貼文分享出去。
社群讓「分享」更加便利與快速
A:您為什麼直銷覺得一定要經營社群?
柳良謙:我會先思考,為什麼不做社群?有許多事情,我都先思考不做的理由,當你發現找不出不做的理由,就是該做了。如果我能一直創造流量與人潮,是不是就有更多機會將人帶到線下?此外,同樣的事情,在線下講個3次,人家就不理你了,但社群可以發揮長尾邀約效應,反而讓人主動來「探聽」。
劉嘉真:以往的消費模式是客戶介紹客戶,現在是直接看網路上的轉分享,分享本就是人的天性,其實不是只有直銷需要做社群,而是所有的產業都需要。雖然不至於非做不可,但如果可以線上線下兼顧,當然兩個都要做。
潘淑元:透過社群來成交客戶不稀奇,重點是要成就客戶,通過經營社群,進人、留人、育人每個環節,都可以做得更完整成功。
陳麗娜:我認為做社群最方便的就是,縮短時間、速度快,連結力也很好,更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將彼此的距離拉近。
林大為:直銷是非常適合用社群來經營的產業,FB社團如果做得好,可以更接近成交,Line群組則可以用來交流凝聚。
黃兆庭:我會說直銷必須做社群。各個小社群,就是一個個虛擬的小Home Party,經營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將社群熱度炒出來,縮短與成交的距離。
譚聲傑:全世界最適合做社群的就是直銷業,因為你不需要每個人發1萬元(公司有獎金制度),大家就會自動幫你轉發文章,自然而然擴大你的社群影響力,同時壯大實體組織。
規則會變,但直銷本質與精神不能變
A:您覺得經營社群最大的挑戰為何?
黃兆庭:現在大家慢慢習慣用手機瀏覽,因此發文的第一句話就要吸引用戶點進來,如果他來點你讚,接下來就要想怎麼把這個潛在顧客留下來。但往往即使有人按了讚,自己卻無法精準判斷他是不是潛在客戶,這是最大的挑戰。
林大為:以FB為例,最大的危機就是觸及率不斷下降,最後用戶就被迫要買廣告。不少直銷夥伴不斷在網路上複製轉傳訊息,以至於形成很多廢訊息,這些沒有「人格」的訊息,是無法有影響力的。如何將罐頭訊息變成具有個人風格,是必須努力的方向。
劉嘉真:創作可以被複製,但創意無法被複製,我可以在社群中陌生開發,但我的夥伴不見得做得到跟我一樣的事。我發現,他們可以複製我的貼文/版模,卻無法複製我的精神,這是我目前有待努力的部份。
譚聲傑:原創很重要,如果夥伴不懂怎麼原創,那就教他們「偽原創」,也許可以產生另一種「新創」的效果。
柳良謙:流量規則的改變,也會對社群經營帶來危機。我目前是用多平台、多類型發文的方式,來解決流量掉的問題。臉書規則一直在改,這的確讓人頭痛,但我們公司原本就很強調線下的凝聚,因此影響沒那麼大。
譚聲傑:規則會改變,FB什麼時候會收掉、LINE哪一天會關掉,我們都不知道,但直銷的本質永遠不變,我們不能因為經營社群就放棄實體,這是直銷最重要的精神。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新疆代表】 別人回鄉是度假,她回鄉是發展事業 台灣太赫茲 單心妤 用直銷鋪就一條連結烏魯木齊的路
【越南代表】 有勇氣到異鄉的都是心性堅強的人 盛德信 段鳳琳 把傷疤柔化成希望的翅膀 終能自在飛翔
【緬甸代表】 一邊有生她的 一邊有她生的 永久 吳麗琴 將思念與虧欠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印尼代表】 走崎嶇的路,為了寫特別的故事 雙鶴 郭芝余 跟媽媽在不同的國家經營同樣的事業
【越南代表】 8歲逃離柬埔寨、住進難民營 康園 沈家如 輸在起跑點,憑求生的意志贏向終點
【福建代表】 原本只想存到10萬人民幣就回家 優世德 詹子萱 離鄉背井的命格,一出走就是35年
【越南代表】 小公主撐起一把助人巨傘 台灣自體幹細胞 陳金紅 沒想到來台灣後變這麼厲害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