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編輯手記 作者 / 常子蘭 期數 / 第389期
AI是你的工具,還是恐懼?
這是前陣子和一位年輕的直銷夥伴聊天時他丟出的話,讓我驚為天人,當場表明想借用這句做為本期的標題。
AI是恐懼。問世不過短短3年,已經為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而原本還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的AI技術,近日因為大家瘋狂使用ChatGPT來生成吉卜力畫風的照片,一時間搞得童叟悉知、賢愚皆曉,人類全面失守,擔心自己的工作很快就會被取代(我,+1)。
AI是工具。它會說人話,句句走心;它會寫文章,字字珠磯;它會做簡報,張張吸睛;它回答問題,面面俱到;它讀取資料,事事不忘;它畫圖作曲,樣樣拿手……速度快、效率高,不會討價還價,從不請假罷工。或許不久,AI真可以當總編輯,能選題、能寫稿、能校稿(幸好,它應該還不會採訪互動)。
AI當然是恐懼。從前有疑問,凡事問「谷哥」,那時候的我們,還懂得查證、比對、思考,再找出解答;現在,很多人已轉向AI提問,不假思索地接收機器人生成的答案,而這些回答往往看起來煞有其事,卻未必真有所本;這些推論表面上條理分明,實際上卻虛無飄渺。
現階段,AI可以生成,但不能思考;AI可以協助,但不能決策;它是得力助手,卻永遠無法替你負責。如果你相信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等於將屬於自己的判斷權輕易地交了出去,把「人之所以為人,你之所以為你」的價值,割了一塊給機器。
尤其當AI成為標配、人人皆會使用時,你的答案和別人生成的有什麼不同?你的競爭力又該如何凸顯?AI不該成為讓人懶惰、讓人平庸的「兇手」,一旦失去了思考力、創造力和情感力,人還要做什麼?甚至,還要你做什麼!
AI絕對是工具。它是你雙手的延伸、大腦的外掛,擅長重組、提供選項。你可以慶幸,它現在還不會發揮創意、讀取人心、做出決策,不過,難保AI不會有無所不能的一天,難道屆時你又要陷入恐懼的迴圈?
把AI當工具,你才能有更多時間投注在真正需要「人性」的事情上,把無法複製的創意握在自己手裡,你才能發揮無法取代的價值。畢竟,當機器都能替你說話時,願意自己動腦思考的人,才是這個世界最後的主角。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搭上AI快車,從行政效率到銷售策略全面升級 秀得美 麥志民:會用AI的人不會被取代,反而更搶手
每天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倍 美綠康創辦人 Travis Parry 用溫水煮青蛙方式培養好習慣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