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我與直銷世紀》精彩內容

中國直銷能不能重磅回歸、再造夢土?


分類 / 我與直銷世紀
作者 / 常子蘭
期數 / 第364期

    中國直銷能不能重磅回歸、再造夢土?


口述/金雲義(《知識經濟》雜誌總編輯、本質傳媒集團總經理)

 

中國直銷還有沒有機會再次蓬勃?我想從6個層面跟大家分享:

一、行業發展的外部困境

  1. 政策與輿論的雙重壓力

2019年前,中國直銷的發展雖然遭遇到微商等社交類電商的挑戰,整體還是呈現上升的發展趨勢;但2018年12月權健事件的出現,讓中國直銷行業的勢頭急轉直下,出現了雪崩式的下滑。權健事件從一個孤立事件,迅速引發成為全行業的事件,甚至波及會銷和大健康產業,洶湧的輿論也引發了監管的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先是13個部委聯合發文,對保健品市場展開了大規模的百日整頓行動。整個輿論對行業亂象出現一邊倒的聲討與揭露,讓行業一時間成為過街老鼠。

 

直銷行業亂象的曝光,讓發放牌照的商務部有了巨大的壓力;2019年,政府宣佈暫停直銷牌照的審批與發放,46家遞交了直銷牌照申請並繳納了2000萬保證金的企業,直銷夢瞬間破滅。這4年來,國家再沒有發放過一張直銷牌照。從2019年到現在,雖然已經4年過去,但輿情與監管並沒有鬆動的跡象,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直銷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讓企業如驚弓之鳥。

 

  1. 新冠疫情對直銷業態的打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本來已經陷入困境的直銷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防控的需要,聚集性活動,如旅遊、招商會、培訓會等全面暫停。在疫情期間,一些直銷企業的會議因為造成了疫情的擴散,再次引發輿論關注,這讓企業對會議類活動的舉辦心有餘悸,嚴重影響了行業正常的經營活動。

 

二、疫情的防控

除了外部困境,行業發展也遇到了自身的困境問題。

 

  1. 人員困境

主要是指從業人員的年齡,出現新老未替的尷尬局面。直銷進入中國近30年,當年加入的年輕人,目前都已經到了中年、甚至老年,從業群體集體性老化,從業環境對Z世代的吸引力嚴重不夠,對新生代的需求與喜好、消費習慣等都缺乏深入瞭解。中國直銷行業,從一個吸引年輕人的行業,演變成正在失去年輕人的市場。

 

  1. 路徑依賴

傳統的直銷拓客模式是線下的邀約與陌生的拜訪,然後是產品的講解與事業機會的介紹。而網路資訊化時代到來,讓這套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展業模式,直接面臨被淘汰的境遇。

 

但路徑依賴的慣性,讓傳統的直銷人員面對新的拓客模式有心無力;而年齡上的代差,讓他們比較難通過微信或協力廠商網路平台去吸引年輕人,這也讓曾經成功的直銷從業人員有著很強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又加劇了他們在新路徑探索上的畏難情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1. 科技困境

年輕人對手機天然迷戀,而對手機有強大克制力與控制力的中老年人,在手機軟體的應用與開發上天然遲鈍與落後;因此,普遍老化的直銷人對新事物不夠敏感。在新工具、新技術的運用上,年齡的代差已經造成了技術應用上的代差,那麼直銷在中國還有未來嗎?我的看法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必然能夠容納直銷這種行銷模式的存在。

 

三、中國市場的天然優勢

  1. 內地經濟的韌性與潛力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內地民眾也經歷了一個適應期,但這個適應期只有短短一個月左右,生活與工作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狀態。中國社會在疫情放開後遠遠好於預期的快速調整,也讓國際社會對2023年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了期待。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內地龐大的消費群體與市場,無疑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1. 內地龐大的消費群體

這是直銷發展的堅實基礎。中國不僅擁有14億人口,更擁有數量1億以上的中產階層,這是中國市場具有消費競爭力的根本所在。雖然中國人口正在老齡化,但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同樣不可忽視。

 

《2023年中國消費者主題報告》指出: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增長到約106萬億人民幣,而2022年中國的GDP才只有121萬億。該報告還指出:「90後」與「銀髮族」正成為擴大內需牽引消費市場的新勢力。

 

針對大家都關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潛力,我也想講兩組數據:

 

第一組資料:2021年,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人均消費只有20美元,約為美國的20%。第二組數據: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2030年內地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16萬億人民幣。所以,中國大健康產業極具發展潛力,這對基於大健康產業的直銷企業是巨大的市場利好。

 

四、直銷模式的魅力

很多人認為直銷已經過時,關於這點,我想就「泛直銷模式的興起」來談。

 

從2019年到2022年,中國拿牌直銷企業的整體規模出現了巨大的下滑,但從2013年開始,以微商為首的各種社交類電商,則開始蓬勃發展。這些以移動互聯技術和移動互聯平台為底層的商業模式,無一例外,都採用或借鑒了直銷的模式。

 

如果把這些泛直銷模式的商業業態加上去,中國直銷市場的規模不是在縮小,而是在增長和壯大,這恰恰證明了,直銷的商業邏輯不僅沒有過時,反而在與傳統行銷模式的競爭中,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競爭優勢。

 

其次是「跨境電商的迂迴」。這是未來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現象,除了電商藉助移動互聯技術,與直銷業展開了全方面的競爭,還有一種新型的銷售方式,正悄然成為直銷企業的強勁競爭者,這就是近幾年在中國興起的跨境電商。

 

很多對在中國獲得直銷牌照無望,或者根本就不想去申請直銷牌照的境外直銷企業,正在另闢蹊徑,通過線上管道,以跨境購的模式,把市場從海外延伸到內地。

 

五、困境的破局

  1. 擁抱新技術:打通電商與直銷的壁壘

打通電商與直銷的壁壘,其實是打通線上與線下的壁壘。在新技術、新工具、大資料等的加持下,社交類電商通過線上管道的引流與獲客,無論是效率或成交量,都遠遠領先傳統直銷的陌生拜訪與邀約,這是科技的力量。

 

但是,社交電商也同樣陷入了能力陷阱中。社交類電商在事業夥伴的招募與市場團隊的組建淺嘗輒止,市場的穩定性遠遠比不上直銷模式。社交電商的強項是直銷的短板,社交電商的劣勢恰恰是直銷的優勢,這兩種模式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兩條河流,而是可以相互融和的,誰能捅破電商與直銷之間的壁壘,誰就會成為未來直銷事業的贏家。

 

  1. 中國直銷監管政策調整的可能性

中國直銷的亂象,既有行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法規不科學與落後的原因。多層次模式不是直銷與傳銷的核心區別所在,是否存在欺詐才是直銷與傳銷的根本區別。

 

2006年,《直銷管理條例》與《禁止傳銷條例》出台後,中國政法大學的王湧教授就曾撰文表示,中國直銷是嚴厲的立法,普遍的違法,有選擇性的執法。曾力主單層次直銷並首個獲得直銷牌照的雅芳公司,用自己黯然退牌的行為,宣告了單層次直銷在市場競爭中的失敗。

 

隨著社交類電商的崛起,因多層次而被異地執法罰款的現象,呈現出越來越氾濫的情況。而直銷立法從2006年到現在已經16年,要求對相關法規政策進行調整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據瞭解,無論是市場監管總局還是商務部,都提過對直銷相關法規的調整與修改,所以,中國直銷法規調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六、世紀抉擇

  1. 「直銷+互聯網」還是「互聯網+直銷」 

這兩種模式的根本區別是底層商業思維與邏輯的不同。「直銷+互聯網」是以直銷思維為商業底層邏輯,互聯網相對直銷而言只是工具;「互聯網+直銷」則是以互聯網思想為底層商業邏輯,直銷只是其中的一種模式。社交電商屬於「互聯網+直銷」的模式,直銷則多是「直銷+互聯網」。

 

我個人認為,以「互聯網+直銷」的模式要優於「直銷+互聯網」。把電商改造成直銷企業的難度,遠低於把直銷企業改造成電商企業;因此,與互聯網相比,直銷是術,互聯網才是真正的道。

 

  1. 多層次放開於直銷行業的利與弊

2006年的兩部條例,為中國直銷行業劃出明確邊界的同時,實際上也擋住了很多的外來競爭者。直銷在中國之所以被邊緣化,多少與直銷行業相對的封閉有關;這種封閉性,在邊緣化這個行業的同時,也在保護著這個行業,但這可能是行業真正的危機。

 

1998年,國家的一刀切並沒有讓直銷消失,反而讓行業發展得更好;2006年,兩部條例頒佈之後,雖然行業多有抱怨,但迎來的卻是中國直銷的黃金10年。互聯網的出現,已經證明沒有一個行業能夠獨善其身,可以關起門來發展。

 

行業一直呼籲監管條例對多層次計酬的鬆綁,如果這一天真的出現,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多層次計酬全面放開,讓掌握著互聯網最新技術的企業,用直銷的模式來與直銷企業競爭,直銷企業還有多少勝算?當強大的互聯網企業發現這個被遺忘的行業的時候,直銷是否還有未來?所以,當真有一天團隊計酬全面放開時,行業的政策危機是沒有了,但真正的市場危機可能就全面到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

直銷世紀LINE@

申請粉絲平台


點擊或掃描QRcode即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