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生活藝文 作者 / 江晃榮 期數 / 第296期
「主流對抗性醫療」與「自然療法」的論爭
現代醫學有其盲點,傳統自然療法也有其優點,孰優孰劣,端看不同病症以及患者體質對療法的接受度,偏向其中一邊,過與不及都不妥,兩種方式截長補短、相互配合,或許才是讓身體恢復健康的最佳方案。
知名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死亡,引發了現代醫學,也就是主流對抗性醫療與自然療法的論爭,因豬哥亮在西醫診斷治療時也服用保健食品,才會引發兩派對立,但到底誰是誰非呢?
疾病與症狀的差異
依中醫最基本的理論,症出現於四肢五官,而病存於五臟六腑。西方醫學中「症」是表面的現象,就如發燒、頭痛、咳嗽只是感冒症狀,而「病」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器官、細胞有了問題而導致。
也就是說,症狀(symptom)是描述身體狀況很重要的指標參數之一,是指「來自病人的主觀感受」,較為人熟知的症,有憂鬱症、過敏症、失眠症、乾眼症及四肢無力症等。
疾病(disease)是人體在一定原因的損害性作用下,因自我調節混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形態、功能發生變化,使得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遲早會表現出可覺察的症状,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恢復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許多「疾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由於「病」、「症」難分,所以症也成為病的另一用語,西醫會告知需不斷檢驗及長期用藥,所以,醫生及藥廠是這種科學騙局下最大受益人,兩者互相勾結,成為「發明疾病的元凶」。
主流對抗性醫療
今天的主流醫學是對抗性的,對付病原體及癌细胞用殺及割的方式,這是因何18世紀以來人類抛棄溫和的自然療法,選擇了速效而有副作用的對抗醫療,但為何醫療愈進步,疾病不減反增?而且西醫若是萬能,為何許多有錢人會年紀輕就死亡(如郭台銘胞弟及王永慶大媳婦等),可見西醫是有盲點的,雖然非常專業,手術及儀器診斷也是一流的,但疾病治療卻很無能,癌症病人西醫治癒例子有,但也有因標靶治療痛苦死亡的案例。
長期以來,錯誤的科學教育誤導民眾,生病一定要看醫生,吃藥才是對的,其實症與病應分開思考,很多症的治療西醫是無能的,癌症是其中之一,因為癌症是症而非病,西醫自己都承認此點,只是民眾也受偏差宣導影響,一直相信癌症得靠西醫才有救。
自然醫學療法
自然醫學是一種醫療體系,著重在自然療法,也就是以預防疾病和使用無毒無害的療法,有人稱之為21世紀的醫療革命,自然醫學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希波克拉底。但是現代的自然醫學起源於19世紀的蘇格蘭,1895年美國約翰˙錫爾(John Scheel)創造了自然醫學這個用語。
自然醫學包括:
飲食就是治療,醫食同源,所以使用全食物(whole foods)及營養補充品來維持健康和治療疾病。
自然療法的醫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本草醫療專家,利用各種植物的傳統用法及現代的藥理作用進行治療。
使用一種極微量的物品或藥物去治療某一疾病,而這種物品或藥物原本會使健康的人產生某一疾病類似的症狀,這些物品大多來自植物、礦物、動物或化學物質。
使用各種器具打通經脈絡,讓氣血循環流通順暢。
以冷、熱、冰、蒸氣方式治療疾病或外傷。
使用超音波、熱療、按摩、電磁器械等。
身心靈健康的全方位建議治療、宗教上信心治療等。
治療法難以選擇
重症病患如癌症患者,有放棄西醫方式治療、完全改用自然醫療而痊癒例子,當然也有死亡例子。
生病原因很多,有先天及後天因素,而且同一病症因人而異存在許多變數,許多藝人因尋求西醫治療而存活,一直宣稱豬哥亮因吃保健食品而死,真的如此嗎?如果豬哥亮百分百用西醫方式治療,就能再活20年嗎?恐怕未必;如豬哥亮單純靠西醫也很快過世的話,可以責怪西醫嗎?似乎也不公平。一旦得重病,選擇治療方式其實是很困難的。
結語
主流對抗性醫療與自然療法的論爭沒有勝負問題,各有其忠實支持者,理想方式是藉助雙方優點,以西醫方式診斷並進行初期治療,一旦産生身體無法負擔的副作用就應停止,否則可能會痛苦死在西醫手中。改用自然療法,也需找有理論根據的,才不會枉送一命。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新疆代表】 別人回鄉是度假,她回鄉是發展事業 台灣太赫茲 單心妤 用直銷鋪就一條連結烏魯木齊的路
【越南代表】 有勇氣到異鄉的都是心性堅強的人 盛德信 段鳳琳 把傷疤柔化成希望的翅膀 終能自在飛翔
【緬甸代表】 一邊有生她的 一邊有她生的 永久 吳麗琴 將思念與虧欠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印尼代表】 走崎嶇的路,為了寫特別的故事 雙鶴 郭芝余 跟媽媽在不同的國家經營同樣的事業
【越南代表】 8歲逃離柬埔寨、住進難民營 康園 沈家如 輸在起跑點,憑求生的意志贏向終點
【福建代表】 原本只想存到10萬人民幣就回家 優世德 詹子萱 離鄉背井的命格,一出走就是35年
【越南代表】 小公主撐起一把助人巨傘 台灣自體幹細胞 陳金紅 沒想到來台灣後變這麼厲害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