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d436v》精彩內容

一踩一踏間盡是學問 騎自行車的感悟


分類 / d436v
作者 / 劉樹崇
期數 / 第381期

    一踩一踏間盡是學問 騎自行車的感悟


 

騎自行車要手腳並用,雙手掌握手把,雙腳踩踏控制速度,腦中有定見,知道目標方向到那裡,眼睛要注視看前方,注意環境動態反應,才能安全起步,抵達目的地。

 

圖片提供/劉樹崇

 

我利用暑假期間,陪同家人到北歐四國繞了一圈,第一站到了冰島。

 

看到這個小島國,卻利用地熱及水力發電,做為能源的來源,環保做得不錯,觀光也是他們主要收入,每年遊客如織,國民年均所得名列全球第13,有趣的是,我們造訪冰島的保護地,見到歐絨鴨(Common eider),這種稀有鳥類分佈在北歐及西伯利亞,而從歐絨鴨羽絨織成的羽絨衣及枕被,被歐洲皇室視為珍貴保暖的衣物,價值上百萬元。

 

我們第二站來到挪威,這個維京人的發源地,除了北海石油外,捕魚及養殖業非常發達,國民所得全球第9;第三站來到了比列時,看到手釀啤酒數千種,巧克力是特產,國民所得全球第24;第四站來到法國,正值奧運期間,雖然沒進去巴黎,但在塞納河旁,看到葡萄園及村莊之美,而藝術及浪漫的生活,一直是法國人的縮影,法國國民所得排名全球第34。

 

荷蘭百姓的減碳交通工具

 

最後一站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個國家地平線只高於海平面1公尺,但靠填海造地築壩,增加了許多土地面積,國民年均排名第18。荷蘭的國際貿易興盛,歷史悠久,東印度公司在16世紀橫行世界,同時在1624~1662年,佔領台灣長達38年,直到明朝鄭成功才把荷蘭人趕走,收復台灣。他們的畜牧業很發達,科技也非常現代化,但是自行車卻成為大多數百姓生活的交通工具,政府規劃腳踏車專用道,人人一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減碳環保做得真好。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人是全球身高最高的國家,男人平均184公分,女人平均172公分,荷蘭人的體型是因為日耳曼系統的基因遺傳,還是跟吃乳酪、騎腳踏車有關?我雖然沒有直接調查報告可以參考,但我認為先天基因佔60%,後天的飲食及生活品質佔40%,尤其欽佩的是荷蘭政府看到汽車排碳的問題,早在20年前就大力提倡巿民騎自行車,不僅開設自行車專用道,保護騎士的安全,還建構自行車停車架及行動網路,在街道上看到自行車比汽車多。

 

反觀我國各大城市,在鄰近車站及社區,也設置微笑單車YouBike站租借服務,我居住的台北市就設有1500站,並且提供市民在30分鐘內免費騎乘,也因此造成大衆使用自行車風氣越來越盛。許多民眾在平常工作日,捷運站出來就會轉騎YouBike到附近辦事,不僅方便快速,而且環保減碳。

 

斯塔利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

 

而我在假日則是騎著自家的自行車,沿著基隆河岸,從南港到大直來回1小時,基隆河近年來整治得很好,溪中已有魚蝦,樹林有白鷺鷥棲息,沿途風景優美,空氣新鮮,對我這位年過70歲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運動。

 

漢語中的「自行車」,通常是指兩輪縱列的雙輪車(bicycle),而較機械科學化的成型,是在1886年英國的工程師約翰司塔利,設計出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

 

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製了許多生產自行車部件用的工具機,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闢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尤其難得的,看到台灣的自行車產業這30年來蓬勃發展,產量已經佔世界的50%以上,成為自行車王國。

 

比較年長者應該都經歷過,40、50年代,家家戶戶都用自行車做交通代步工具。還記得我小時候剛學騎自行車時,父親放手讓我前行時的成就感,之後愈來愈熟練,駕馭自如地穿梭大街小巷,還與同學競速;上中學時每天都得騎自行車上課,進校門還得下車向教官敬禮。

 

靠雙腳及汗水踩出來的道路

 

反而現在騎乘自行車,以運動為主要目的,曾經有朋友邀我去完成人生的三件大事,一登玉山,二騎車環繞全島一圈,三是泳渡日月潭,然而我雖上過玉山兩次,但很遺憾的,騎車環島及泳渡日月潭,仍是因緣未足,迄今未能實現。倒是5年前,朋友邀我騎自由車,參加他們的車隊,感受到不同型態的戶外運動。那時我添了許多行頭設備,還在平面道路上練習一陣子,才與車友先從小山區開始,逐步遠征宜蘭桃園。

 

幾年來心中體會到,除了要掌握騎車技術外,還要特別注意上下坡時的變換速度,以及整個車隊行進的協調性。記得我有一次下坡彎道速度未掌握好,摔倒受傷,復健休息好一段時間,那時也在騎乘中學習到遇紅綠燈掉隊時,車友互相之間要怎麽溝通協作,所以騎自行車還是一門學問呢。

 

騎自行車要手腳並用,雙手掌握手把,雙腳踩踏控制速度,腦中有定見,知道目標方向到那裡,眼睛要注視看前方,注意環境動態反應,才能安全起步,抵達目的地。

 

有人害怕不學騎,有人起步沒多久,嫌流汗就停下來,有人爬上坡嫌累,就下來牽車,無論如何,只要你心有定見,體力較好者提早到達,體力較差者慢點到達,無論快慢,在騎乘自行車的路上,選擇付出、用力腳踏,完全靠著自己雙腳及汗水踩出來的道路,不僅為地球做環保,也享受騎乘的快樂,同時創造樂活健康的人生,這不也是經營事業的最佳寫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聯絡我們

傳智國際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9號4樓
電話:886-2-2368-4498
傳真:886-2-2718-8883
Email:group@brainet.com.tw

直銷世紀LINE@

申請粉絲平台


點擊或掃描QRcode即刻申請